对于感恩,看看教育学家的观点,家长们可以认真看一下,感恩教育应该怎么进行,是家长慎重思考的问题

“感恩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可辩驳的,一个人的快乐程度和感恩程度成正比的,只有学会了感恩,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先说一个案例:某学校为了迎接高考,对高三2000名学生进行的感恩教育活动,对其父母进行叩拜礼,类似这样的教育,往往具有相同的模式,伴随着特别煽情的音乐(催泪弹),场景感人,孩子叩拜在地,家长热泪盈眶,甚至泣不成声……

似乎,经过这样的一场泪水的洗礼,从此就母慈子孝,家庭和谐,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还是经过十天半月之后,感恩的还是感恩,该逆反的还是逆反呢?好让孩子好好考试,伴随着功利性目的的话,孩子的感受可曾有人在乎?

什么是真正的感恩教育?感恩之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富有感恩之心的人,他不仅仅对于来自别人的帮助会铭记在心,同时对于世间万物,抱有一种感激之情,这是情感层面的。在第二层面上来说,他会把别人给予他的帮助加以回馈,同时,力所能及的去做一些事情来帮助别人,这是行为层面上的。

不管是情感层面上,还是行为层面的,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最好的老师是谁?最好的老师就是家长,如果家长是抱持有感恩之心的,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常常记得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在家里面经常加以提及,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自认而然就会富有感恩之心,这种积极的情感

我们常说,在孩子出生之后,在家庭中就多了一个24小时的摄像头,孩子会看着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且加以模仿。有些家长也会说,孩子这么小,他懂什么啊?可是,脑科学的实验告诉我们,一个刚刚出生四十几天的婴儿就会模仿,就具有模仿的能力。所以,想让孩子有感恩之心的前提是家长首先得有感恩之心,创造富有感恩之心的家风,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淋浴其中,感受到亲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彼此之间以奉献为主,而不是以抱怨和唠叨,孩子就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感恩之心,并且有感恩的行动。

作为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又要抱有一种感恩之心。当父母对孩子抱有感恩之心的时候,才能内心地去对待孩子。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孩子他经常被粗暴对待的话,可以想象这个孩子会有感恩之心呢?同时,我们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看成是一种对孩子的恩赐,孩子来到人世,就要让这个孩子生命得以延续,保护他的安全。当他生病的时候,给予他最好的医疗条件,同时,要提供各种平台,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要有参与权,让孩子关于他自己的事情上,有说话和表达的权利。

心理学家曾奇峰就给自己的女儿写过一封信,

同时,在这封信中,曾奇峰还深深地感谢女儿,让自己升迁成为父亲,有了丰富的身份体验,感谢女儿让自己学习做一个父亲,感谢女儿让自己懂得了付出与奉献,因为女儿的弱小与依赖感。让自己身为父亲有一份深深的成就感,而且感谢女儿让自己的生命基因得以延续。

所以,当一个父亲怀有感恩之心来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他就会多替对方着想,珍惜父女之间在一起的那种亲子时光。多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引导孩子成长,感恩之心就这样在情感互动中培养起来的,父母对孩子付出无条件的爱,孩子自然会接收到,也自然会对自己的父母好,又怎么会不孝顺呢?反而是那些经常把感恩挂在嘴头上的父母,说,我把你生下来,给你吃好的,穿好的。可能培养出非常有叛逆心的孩子。即使长大了,他孝顺,有可能是口不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