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十二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下面给大家分享《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反思1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教学内容较多,因此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将时间主要分配在本科的重难点上,本课的重点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统一全国,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本课的难点是对元朝统一的进步性与文天祥抗元斗争的正义性做辩证分析。同时,我认为这节课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反抗民族压迫,弘扬民族气节的好教材。因此要在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强化教育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蒙古统一后对西夏、畏兀儿、金和南宋的战争,是我国国内的民族战争和统一战争,不使用“侵略”与“反侵略”,“爱国”与“卖国”的提法,重在分清是非,反对民族压迫;

  2、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多次发动西征,并向东、向南攻击高丽、安南、缅甸,进攻日本、爪哇,是对外国的非正义侵略战争。而且本课的教学完成后,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学内容存在问题。首先是在新课导入上,这节课我并未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导入,而是进行了直接导入,我对《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进行了简单的复习后,直接导入新课,学生的反应普遍比较迟钝,甚至个别学上表现出了茫然的状态,而我在设计导入时尽想着不给学生增加过多负担,本课教学内容略多,课堂时间分配略显紧张,如果再向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那么很可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时间分配都较为合理,因此我认为如果导入形式是图片导入或歌曲导入,学生的积极性会大为提高,而对于旧课的复习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因此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上,自己应该多思考,多总结。

  其次在部分教学内容的讲述上,存在着详略不当的问题。比如在蒙古的统一和扩张时,本课的重点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而我将过多时间花费在了蒙古的扩张上,我利用动态地图对蒙古扩张的进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学生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这就更加导致了教学时间的不合理分配,我认为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熟悉各个教学环节,对于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也要更加具体。

  再者就是没有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正确评价,在对文天祥等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我只是死板的告诉学生文天祥的个人品质,并未让学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是我日后的教学过程需要注意改进的。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反思2

  本课叙述宋亡元兴,有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单纯说人记事虽可调动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但对于感情外露、思维活跃的1班来说,还可适当提高。本人尝试引导学生学“评价”,用“评价”,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以学定教”的师生和谐互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基本上能较好地完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上完本节公开课后,经过科组讨论,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有如下几方面:

  1、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无论是在评价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等历史人物,还是在归纳描述元朝统一后的措施,均是由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整合资料表述而成。这样,每个学生都成为了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避免了只有部分学生活动,大部分学生成为观众的不足。

  2、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及提高

  比如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文天祥不识时务还是民族英雄”的辩论,从学生收集的资料及表达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甚至出现了某些错误。但是,当我们想想他们只是刚走进初中校门的、十二三岁的孩子时,当我们运用发展性评价体系进行评论时,不能不对他们的努力和收获感到欣慰。又比如,课前布置学生写作业:假如你是马可。波罗,请你给远方的威尼斯亲人描述一下你在元朝大都的所见所闻。学生通过不单要收集有关资料,而且要通力合作,思考、设计,由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在讲到行省制度时,充分结合今天的广州属于当时的哪个行省来讲,并且从分析史实中教育学生: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把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融合起来。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1、在设置辩论题目时,评价人物的语气要比较符合学生要求。比如辩题可改为:“文天祥抗元保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2、在总结时,引申的高度还不够。比如在讨论:“元朝统一和文天祥抗元保宋的关系”这个问题时,我用“合二为一”的观点引导学生分析。在这里,我用了爱迪生的事例解释这个问题,但是这个例子的论证力不够说服力。并且对于“南宋虽然灭亡了,但是文天祥仍然是民族英雄”,对于这一点也表述不够充分。

  3、在讲“元朝统一后实行的措施”这一方面设计得不够严谨、生动。过程简单、程序化了些。在学生展示作业方面,可以用更口语化的语言来描述,并且之后实行生生互评,让学生自己评价这份作业的优,缺点,得出结论,最后再由老师归纳、总结。

  4、课外知识补充得不够充分。

  上述只是本人在开展本次公开课的一些思考和体会。由于本人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理论水平不高,所以难免有词不达意,甚至错漏之处,请各位多多指教。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尽力去解决。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反思3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借鉴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出示学习目标,实现目标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四个自学提示的设置,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自学任务,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授课任务完成后通过试卷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实现当堂训练,发现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使课后巩固有针对性。

  在上课之前,我先播放了一首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优美的旋律中本课的1271次历史列车启程,这样很自然的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已经置身于美丽的蒙古草原,也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愿望。

  针对本课涉及到的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马可波罗等历史任务,我主要集中于成吉思汗和文天祥两位人物的事迹去启发学生思考,学习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如:通过讲述成吉思汗的故事,学习他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在讲到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时,我通过抛出问题“文天祥抗元斗争是否值得我们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感受到文天祥不畏民族压迫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它与元朝统一并不矛盾,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达到了历史学科対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标。

  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如提问王汉青同学回答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以及父母为什么取名叫汉青?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到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时,通过自学提示,启发学生思考: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个是在元朝时形成的。你能说出这个民族的名称吗?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吗?除此以外,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还有哪些表现?我让班级里的回斌同学(回族)来回答,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同时也使同学们感受到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大家共同学习回族的形成,不但知道回族是蒙、汉、维吾尔、波斯人、阿拉伯人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回斌知道自己民族的来源,知道自己很聪明,坚定了努力学习的信念。

  本课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关于成吉思汗和文天祥的故事,主要由教师讲述,学生讲述的较少,如果在课前老师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能有针对性的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课堂效果会更好,也会更加锻炼学生的收集材料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在时间分配上,前边的内容更紧凑一些,试卷可当堂订正,及时反馈。在教学时,语言应更精炼,尤其是过渡性的语言。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反思4

  本学期教研的主题是情境教学,以初一下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为例,谈一谈这一课的情境设置。

  1、整节课为一个大的情境。以《马可·波罗行纪》为主线,使本课内容成为一个整体,整节课成为一个情境,即学生跟着马可·波罗经历了从蒙古族到蒙古国、再到元朝的历史过程,除了导入使用的视频和小结的语言涉及到马可·波罗外,新授课过程中对于成吉思汗、忽必烈、大都的讲解也引用了马可·波罗的描述,让学生时刻感受自己在《马可·波罗行纪》的引领下经历着这一历史阶段。

  2、教学过程中多种情境的创设。导入以“百科全书——马可·波罗”的视频进行,让学生知道本课的线索;新授课过程中使用图片、问题等创设情境,讲蒙古族的概况,可出示几张图片,为学生畅谈蒙古创设语言情境,讲行省制度,设计“什么是行省制度?除行省外还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什么地方?”这几个问题来让学生自学解答。

  3、注意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温故而知新”。“元运河与隋运河的对比”“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大统一时期”“元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的对比”培养了学生纵向学习历史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文天祥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他高尚的气节,万古流芳;元朝时期,回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并一直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坚贞不屈的精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

  细想这节课,也有些不容易处理的地方:本课内容多,如何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如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否有更好的设计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