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各位齐河老乡对《走遍齐河》的关心,齐河各村村名的来历已经推出三期,

 

得到了齐河老乡的厚爱,小编在后台收到了很多粉丝的留言

 

 一致认为这个栏目非常的好,增加了齐河历史文化知识,小编很是欣慰,看到每天这么多暖心的留言和粉丝们纷纷加入,编辑的劲头更大了。

 

能为齐河历史文化的传播尽一份力,小编再累也足矣!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大黄乡村庄与村名来历,具体如下。

 

 

 

大黄村 原来两个村,称曹庄、戴庄。明永乐年间,黄氏从黄县迁此定居,周围的人们渐渐称两小庄为大黄。本村姓氏黄、杜、张、徐、戴、王、于、朱、席、阚、傅11姓。

 

 

陈赵村 明朝,陈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叫陈庄。后有赵氏村落户,改村名陈赵。本村姓氏陈、赵、李、王、张5姓。

 

大赵村 明永乐年间,赵氏从河北枣强迁此建村,取名赵庄。民国时,村内建有卧佛堂,村又名卧佛堂赵村。因附近有西赵,遂取名大赵村。本村姓氏赵、张、吴、邱、杨、谢6姓。

 

大、小吴家埝 明朝,吴氏从诸城迁此建村。因常闹洪水,人们修道围村埝,故起村名吴家埝。本村姓氏吴、孙、张、页、杜、赵6姓。

 

王洪屯村 明初王晋方由青州王家胡迁此定居。因洪水泛滥成灾,村民屯土阻水,村取名王洪屯。本村姓氏齐、王、李、杜、魏、陈、郑、褚、代9姓。

 

西赵村 明朝末年,祖先赵氏从山西迁此建赵庄。后经营盐业,改村名盐店赵。为区别大赵村,1943年改成西赵。本村姓氏赵、王2姓。

 

 

小陈村  明朝,陈氏由诸城迁此建村,取名陈庄,后改称小陈村。另说是陈赵村后代迁而得名。本村姓氏陈、李2姓。

 

朱于村  清同治年间,朱氏、于氏从胶东迁此分别建朱庄、于庄。后两村合为一个自然村,统称朱于村。本村姓氏黄、张、杨、赵、刘、于、纪、朱8姓。

 

 

郝桥村 明朝,郝姓来此安家,后在村南建桥,定村名为郝桥。本村姓氏郑、郝、霍、王、张、李6姓。

 

 

黑牛庄 明末,徐氏祖先迁此定居,曾养黑牛闻名,故称黑牛庄。说来自民间传说“稍瓜打金牛”。本村姓氏王、张、刘、陈、徐、赵关、何、栾、贾、乔、彭、万、董、孙15姓。

 

南段村  明朝,段姓由朱沙迁此定居,取名段庄,因在乡政府驻地南,更名南段。本村姓氏周、王、李、孙、张、郭、吴、程、林9姓

 

仓上村 夏朝, 禹王来此治水。为解决治水人的吃饭问题,在地势高处修建粮仓,存放粮食,起名仓子顶,而仓子顶边有个小村庄,后人叫仓上。村东50米有唐人遗址(有记载)。本村姓氏于,王、董赵、甄、臧、张、李、韩、贾10姓。

 

大李村 明末, 达氏和李氏由河北省枣强迁此,因和睦定居,当年有“千达家、万李家”之称,取村名达李庄。后达、李二氏断后,人们习惯称大李庄。本村姓氏张、董、赵、薛、吕、高、王、杜8姓。

 

小李村 清光绪年间,李贯一由李坦庙迁此定居。因和大李庄相邻,称小李。本村姓氏李、王、韩、曲、徐5姓。

 

 

后王村 明朝,王氏从诸城迁此定居,以种枣树为生,定村名为王庄。后来,开挖赵牛河,村被分隔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叫后枣王,习惯简称为后王。本村姓氏王姓。

 

白庄 明洪武年间,白氏二兄弟由河北枣强迁此建村,取名白庄。本村姓氏白、杨、陈、王4姓。

北段村    明初,段士豪从济南炒米店北围子外开山村迁此建村。因村南有南段村,故取名北段村。本村姓氏段、王、张3姓。

大张村  自明洪武年间,世祖张济从河北省河间县迁居此地,起名大张村,后与小张村合为一个行政村,仍称大张村。本村姓氏张、冯、甄3姓。

二郎庙村  原名焦家庙,后改称解家坊。燕王扫北时,徒骇河决口,群众失散,造成人口减少,后诸城、宁阳等地人在此定居,人们不愿再受战火洪水之灾,便在此修二郎庙,村名故改称二郎庙。立有二郎神像。以震洪水。本村姓氏黄、杨、时、董、王、祝、杜、赵,9姓,

    明天启年间,韩氏兄弟二人由诸城迁此居住,建立韩庄。本村姓氏韩、刘、杨、魏4姓。

    明朝,马氏建立马庄。因人少,亦称小马村。本村姓氏吴、马、甄、宗4姓。

王邱村  本村原名 邱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明末清初,王、邱先人自诸城迁到临邑王士会村,其中支迁至邱庄,后邱姓失传,王氏逐渐繁成大族,人们皆称之为王邱村。本村姓氏王、郑、杨3姓。

 

 

张邱村  明永乐年间,张氏从河北枣强县迁此建张庄。村西有看坟户居住,人称邱家坟,因两处相距很近,称张邱。本村姓氏张、邱、高、秦4姓。

赵塘村  明初, 赵塘由诸城迁此建村,起名赵塘村。本村姓氏王、张、孙、韩、朱5姓。

甄庄  1370年,甄翠翁氏祖先由山西洪洞县迁住河北枣强县;1382年又迁县安乐寺以东居住,取名甄庄。甄氏以牧禽、放鸭为生,家族兴旺发达,有“铁打的王皋,钢铸的甄庄”之美誉。甄庄村西有著名的明代建筑安乐寺(甄寺)。本村姓氏甄、李2姓。

朱庄  清道光年间,朱氏迁此建村,取名朱庄。本村姓氏朱、黄、赵、高4姓。 

稍瓜李庄 明朝, 有一李老汉在此定居种稍瓜,因此得名稍瓜李,遂称稍瓜李村,简称李庄。明朝,铁匠王天成由诸城迁此定居,建王铁匠村,后改名小王庄。1958年,小王庄与稍瓜李村合并为稍瓜李村。本村姓氏李、王、马、何、甄、陈、朱7姓。

       明朝,孙姓从河北枣强县迁此。因在徒骇河南,因此取名为河南孙庄,简称孙庄。本村姓氏孙、张、王、刘、于、郭、杜7姓。

 

邵庄     明初,邵氏从河北枣强县迁此建邵庄。本村姓氏李杨、韩、邵、赵、王6姓。

 

祝楼村    明初,始祖祝氏从诸城迁来居住,后修楼一座, 村名祝楼。本村姓氏祝、李、曹、时4姓。

 

义和村 明朝,张氏三兄弟从诸城迁此定居,三兄弟团结义和,定村名义和村。本村姓氏张、王、养、顾、田、周6姓。

 

石碑杨村  明永乐年间,杨氏从诸城迁此定居,因村南50米处,有石碑、石羊、石人等,故定村名石碑杨。因传说村南有被毁坏的官员墓地而得名。本村姓氏杨、王、温、甄4姓。

 

东寨村、西寨村 明朝,杜氏迁此建村,原名杜家寨。村中间因有湾相隔,后来分为西寨、东寨。东寨村姓氏王、方、武3姓,西寨

村姓氏王、张、黄、方4姓。

彭太屯村  这里是兵场,兵走后, 有彭太迁来立村,取名彭太屯。本村姓氏高、于、张、徐、朱、孙、贾、杨、李9姓。

孔 庄  明朝,孔尚绍由山东汶上县迁此居住,后定名孔庄。本村姓氏孔、杜、张3姓。

程 庄 明朝,程守权由莱阳县天井山村迁至表白寺大程庄定居,后又迁此建程庄。本村姓氏程、韩2姓。

常 庄 明朝,常可其、常可达兄弟二人从河南迁此建常庄。本村姓氏常、任、车3姓。

袁 李  明朝燕王扫北时,袁姓迁此建村,故取名袁庄,后张、展李姓迁此建村,民国年间更名为袁李村。本村姓氏张、李、高、于、陈、王、展7姓。

生官屯村 因一孙氏军官在此常住,称孙官屯。光绪年间,孙氏断后,又迁生氏,改名生官屯。本村姓氏万、崔、顾、李、张、于、生、薛、杜9姓。

刘东村、刘西村 刘氏由外地迁此建刘连屯村。1962年2月, 因村大不便管理,分成刘东、刘西两个大队。后改称刘东村、刘西村。刘东村姓氏张、黄、何、丁、吕、吴、陈、赵、王、孙、高、徐、李、周、谭、任16姓,刘西村姓氏孔、邓、朱、何、刘5姓。

更多内容请关注《走遍齐河》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