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打来的电话,得知需要援建火神山医院,是大年初五1月29日下午5点。当时,肖帅正在广州与父母一起过年。随即,他连夜驾驶了近14个小时,在30日上午10点赶到了武汉当时还在建的火神山医院。
肖帅今年27岁,是武汉火神山医院维保队的一名队员,他参加了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后来又留下来成为这里的维保人员。身为湖北人,他说,能为家乡做一些事,真的很自豪。

3天3夜赶工只休息了4 小时
疫情暴发不久,当得知公司要参与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肖帅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他还记得刚刚抵达那天的场景," 现场每个人都很忙碌,进度很紧。"
因为工期紧张,一到火神山,肖帅立刻带领工人投入到2号楼的抢工当中。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他们完成了近2千米的电缆敷设。次日,2号楼室外风机供电问题解决。疲惫的肖帅和工人们刚在工地上休息了4个多小时,就接到了3号楼室外风机送电的任务。"3号楼的工期比2号楼更紧张,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肖帅和领导商量决定优化线路,这样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样的时间里,3号楼的任务也顺利完成。紧接着,肖帅又协助完成了4号楼的工作。3天3夜里,肖帅只休息了4个多小时。
4号楼工作结束后,许久未眠的肖帅却没有了睡意," 当时干劲也上来了。" 特别是得知2月3号就有病人住进病区后,肖帅很激动," 我是湖北人,能为家乡做一些事,我真的很自豪!我也为国家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肖帅(右)
第一次进病区被医生"教育"了
火神山医院建成后,肖帅继续参与后期的维保工作。他形容自己所做的工作,就像 " 管家 ",除了电路巡查,检测各种设备,还需给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一些生活保障。而 " 管家 " 需要随时待命," 有任务就要上,就算是晚上一两点也要上。"
做维保工作避免不了进入病区,肖帅还记得第一次进入病区的场景。那是2月上旬,肖帅接到任务说,2号楼病区的洗脸盆下面堵塞,空调插头也没电了,他赶紧就带着工人一起赶了过去。
" 当时防护做了有1个多小时,还有医生在旁边指导,戴三层手套,护目镜戴着施工的时候可难受了!" 进病区前,肖帅的心里并没有想太多,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冲在前面。" 进去之后还是有些小小的胆怯,毕竟穿着这么厚的防护服。"
在病区里,肖帅见到了一些新冠肺炎患者。除了检修了原本的问题,他还把电缆温度、设备运转情况等一起检查了一次。不过让肖帅没想到的是,出病区后脱防护服时,医生发现他防护服的袖口松了,狠狠地 " 教育 " 了他一番。回想起来,肖帅有些后怕,也觉得自己很幸运。
进病区维修看到重症患者,有点被吓到了
对维保人员来说,进病区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因为戴着眼镜和护目镜,雾气特别大,肖帅进病区后看不太清楚。而此时,一起去的工人又去了另一个地方检查。在病区待了一会后,一位护士主动过来给肖帅打下手。" 当时我挺感动的,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我们为他们服务,他们也觉得我们不容易,所以愿意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帮我们,人人都有一颗‘仁心’,都是为了让病人更好。"
那一次,肖帅见到了重症新冠肺炎病人," 我看到他们带着呼吸机,很痛苦,我有点被吓到了。" 在门外犹豫了一下,肖帅还是进去了。" 我不进去,别人还是要进去。既然已经穿上了防护服到了这里,就要把任务完成。"

回家想吃妈妈做的红烧鱼
肖帅说,他一直没告诉父母自己参与火神山医院维保工作的事情。" 他们只知道我参与火神山的建设,我怕我一说自己要进病房,他们会担心。"
2个多月与火神山医院为伴的日子里,肖帅不是没有过遇到困难和想放弃的时候。"3 号楼建设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完成不了,最后还是完成了。" 肖帅说,那时候下雨天气又冷,他的鞋在工地上跑烂了," 这只脚上全都是泥,袜子一脱里面都是泥。" 采访时,记者见到了肖帅脚上的那双鞋,鞋头上脱胶了,开了很大的一个口。当时从广州走得急,也没带别的鞋,单位后来也发了,他觉得自己这双虽然坏了但轻便,就一直穿着。
肖帅为自己有机会参与如此有意义的项目骄傲。" 我学到了更多专业的知识和管理经验,也更有责任和担当了。这是几万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其中一份子。" 作为一名党员,肖帅觉得,这是他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随着疫情好转,用不了多久应该可以回家了。回家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这名大男孩说," 想吃我妈做的红烧鱼,好久没吃了。"